市场主体企业为先奶农弱势无权发言

    发布时间:2008-02-19

    来源:乳业时报

    字号:[

         各个产业链都各得其所,行业才会有长足的发展。奶农、企业和其他中间环节在整个行业里的比例是1∶3.5∶5.5,奶农得10%,企业得35%,其他中间环节55%的利益是销售者、奶贩子、奶站所得。其中风险最大、劳动强度最大的奶农获得的利益最少,奶农是弱势群体。这就是奶业为什么滑坡,奶农为什么卖牛、杀牛,为什么倒奶的直接原因。
          乳制品行业快速发展   众多小散户有苦难言
          国内乳制品行业现今已步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国际乳业联合会统计,2006年中国奶类产量仅次于印度和美国,已经居于世界第三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乳业生产、消费大国。面对这个开放的大市场,处于分散经营状态的奶农却并没有从发展的乳制品行业中获得更大的收益,由于散户势单力薄,没有权利和地位跟大企业平起平坐,没有办法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一旦遇到市场风险,奶农便成为了市场的牺牲品。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攸攸板镇坝口子村的养殖户郑老虎告诉记者,“有时候我们并不能拿到奶款,收奶的厂家每个月会按所购原料奶的比例向我们返还精饲料。”
           当记者问到厂家供给饲料的质量问题和奶农的选择权时,老郑苦笑着说:“那饲料比喂秸杆是稍微强一些,可对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没有明显的作用。”能不能不要?“不要不行! 2007年10月份的奶款到现在也没拿到。厂里下了通知,又是说奶子里有水、又是说奶子里含盐量高。拿回什么地方化验去了,这都有3个月了也没个信,可自从用上厂家卖的饲料就没有这回事了。”
          老郑说,“明白了这回事后,我也不理会饲料的质量了。送来就留下,至于多少钱,从奶款里面去扣吧,反正是个不挣钱。”
          针对此问题,内蒙古奶业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说,“说白了这种情况的产生就是奶业产业利润分配不合理,原料奶的定价机制不合理。企业一家说了算,然后政府下达文件,奶农事实上没有话语权,这都是计划‘市场经济’的结果,真正的市场经济应该是市场起主导作用,包括奶农、企业和消费者,大家都有利可图,这个行业才可以健康发展。”
          “原料奶在国外价格是谁定的?是协会定的。在国外,协会是代表企业、代表奶农、代表消费者和政府的中介组织,他把这几家都召集到一起,专家再算好牛奶的成本,最后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 那达木德强调,“各个产业链都各得其所,行业才会有长足的发展。奶农、企业和其他中间环节在整个行业里的比例是1∶3.5∶5.5,奶农得10%,企业得35%,其他中间环节55%的利益是销售者、奶贩子、奶站所得。其中风险最高、劳动强度最大的奶农获得的利益最少,奶农是弱势群体。这就是奶业为什么滑坡,奶农为什么卖牛、杀牛,为什么倒奶的直接原因。”
          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格尔图村,与坝口子村相比这里的奶农又是另外一种境遇。格尔图村的奶农郝俊科养奶牛已经5年了,前几天他家刚刚卖出4头奶牛,都是按照肉牛的价格卖的。“养奶牛就是为了赚钱,每天忙忙碌碌没有个空闲的时间,到头来一算账挣不了多少钱。还不如不养!”郝俊科说,他并不想卖牛。“俗话说,挣的心疼养的亲,养了好几年的牛自己又亲手卖掉,真的不忍心。可是,除此之外实在没有办法。”
          郝俊科告诉记者,他家一共养了5头奶牛。每年都是固定给厂家的奶站供应原料奶,奶款是每个月去奶站结算一次。“像我这样没有地种的人,一家人全靠送奶的钱生活,日子过的紧巴巴的。每月结一次钱,手里根本没有余钱。”郝俊科说,到取奶款时厂家和奶站还要把饲料钱扣除。
          相对于企业而言,现在奶农确实是弱势的,这主要是现在奶农以散户居多,和企业的强势相比奶农并没有发言权。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谈到这一点认为,“应该提高奶农的组织化程度,搞协会,成立合作组织,靠组织力量和奶贩子、企业去谈判。另一方面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加大原料奶收购市场的整顿,加大监管力度,打击奶贩子。”
          刘成果说,“难点问题就是利益形成机制,这一点目前没有做到,企业不顾奶农,奶农不顾企业。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也有些办法,像搞订单、利润返还、参股入股,形成风险基金等等这些形式都可以探索,但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去细纹眼霜排行榜推荐好用的乳液哪种好评价怎样瘦腿最快最有效润唇抗衰老护肤品排行榜
          奶农无计维权被动搞养殖    专家诚献策第三方中介机构
          随着饲料价格的上涨,养殖户养牛的成本也不断上升,一年下来仔细盘算一番,养牛的利润离奶农期许的还有一定距离。销售原料奶的钱又会被充抵一部分饲料产品,去商店买饲料,如果没有钱没有人会赊欠给你,只好去奶站搬厂家送来的饲料回来喂牛,等到月底结算,养奶牛的利润也就没多少了。
          “我只有把牛卖掉,这样起码能空出一个劳力。去外面打工也挣几个现成的钱花,总比这样耗下去强一些。”郝俊科一说到卖牛就心痛不已。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奶农与企业之间的地位不平等,奶农没有发言权,相较之下还是隐性的,奶农与奶站之间的往来明显凸显了奶农的地位问题。记者所接触到的奶农表示,上面的指示都是由奶站向他们传达,到底是真是假具体什么情况也不知道。就拿原料奶的质量、价格来说,都是由奶站说了算。奶站说你的牛奶不达标,就是不达标,奶站说你的牛奶值多少钱,就是值多少钱,奶农根本没有选择商讨的权利。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贾玉山下乡调研时也听到奶农的上述说法,“一个方面就是,原料奶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实际上原料奶价格的形成应该是由几方面来决定的,由企业代表、行业协会的代表、奶农代表、政府代表商讨。根据实际情况一起对原料奶成本进行非常详细的测算以后,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一个参考价,这才是一个合理的原奶价格形成机制。而现在的原奶价格是政府定,实际上是不合理的。”现实中的情况是部分奶农面对的是强势的企业和奶站,而部分企业和奶站的行为会影响奶农养奶牛的积极性,贾玉山说,“奶农和企业现在是不对等的,利益不对等,奶农和企业讨价还价就不可能,这个机制本身就很不合理。”
          贾玉山认为,第三方中介机构可能会是解决企业与奶农之间存在的种种问题的一个方式,“原料奶收购企业说奶农销售的原料奶不合格,因为他在收奶的时候用不了那么多奶,会用各种理由拒绝奶农的原料奶。这样奶农就必须把奶低价卖给原料奶收购企业,不然就倒掉,这种情况下奶农不是更亏得多了?这种情况在乌盟比较明显,奶站说你不合格你就不合格,没有明确的标准。在市场行情好企业开始抢奶源时都说合格,都要,一到原料奶需求量不大时,就说奶农的原料奶不合格。”
          奶牛合作社能不能充当第三方中介机构?贾玉山表示在目前情况下,奶牛合作社不能充当第三方中介机构,“奶牛专业合作社还是代表农民说话,是农民的组织,他不能是第三方,代表农民还是有偏向的。本来第三方应该是国家技术鉴定局,但是国家技术鉴定局很少介入奶业。”
          在现实中,奶业第三方中介机构未来以什么组织形式出现能为各方所接受,贾玉山认为,最好不是政府,而是一个独立的机构,“比如我有一个实验室,很有名,而且具有权威性,谁有了问题或一些重要数据都要到我这儿来测量,当然,这是盈利性质的。奶农和原料奶收购企业对于原奶质量各有看法,发生纠纷,要检测奶样,我要收费的,我测定的结果,我要承担责任。”
          在有第三方中介机构出现的情况下,贾玉山的预想是对奶农的益处多。在贾玉山看来,由于现在定价权往往是单向的,基本上都是乳制品相关生产企业说了算。如果第三方中介机构这样的组织出现,奶农的利益就会得到一定的维护。“而现在的情况是牛奶一涨价,饲料马上就跟着涨价,有农民说你这个牛奶涨价不如我饲料涨价快,那说明奶牛合作社的作用没起到,因为现在饲料品牌特别多,为什么只能用一家的产品?而且价格没有商量余地?如果是一个养殖村都用这个厂家的产品,价格就可商讨。而奶农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厂家供应饲料的质量要达到什么标准?第二个你的价格能卖到多少钱?否则我就可以要他的不要你的。”
          当记者和郝俊科说起第三方中介机构时,郝俊科只是轻轻的摇了摇头,“还是奶价多涨几个是真的。”他的反应很让记者意外,郝俊科也许并没有意识到,当第三方中介机构或是其他类似组织出现时,对他及众多养殖散户意味着什么。站在郝俊科旁边的一位养殖户对记者说,“有没有其他地方也这么搞?联合起来是好些,可谁来联合呢?你说的那个第三方中介机构什么时候才会有?”
    分享至:

    版权所有河北省奶业协会©2003-2019 冀ICP备19003080号

    地址:石家庄新石北路380号卓达院士大厦1312 河北省奶业协会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839635 15932668866(微信同步)